随着天气日益变暖,
“旅游”成为乌鲁木齐市民口中的热词。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
小编为您带来
乌鲁木齐旅游业发展现状解析。
当前,新疆已经把发展全域旅游确定为重要任务,乌鲁木齐则通过拓展“旅游+”,不但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智慧旅游加速推进,旅游服务也在不断提档升级。
“旅游+”不断扩容
新疆国际大巴扎近日在户外新增了每天三场歌舞表演,让不少游客流连忘返,来自东北的吴国忠就是其中之一。
吴国忠说,他本来在大巴扎购物,买好东西就准备去天池,结果被歌舞吸引,这两天在乌鲁木齐越逛越有意思,感觉根本停不下来。
新疆国际大巴扎企业及网络推广部经理丁亚洁说,游客们看到的民俗表演是今年新加入的元素,也是景区提档升级的一部分,让国内外游客们能真切感受乌鲁木齐的文化特色。
“旅游+演艺”只是乌鲁木齐借“旅游+”培育新业态的一个缩影。随着旅游产业稳步发展,旅游模式也从以往的观光游拓展开来,随着“旅游+科技”“旅游+铁路”“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的不断扩容,自驾游、自助游、采摘游、房车游、直升机低空游、研学旅游、游园等风起云涌,这些旅游新业态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旅游局了解到,仅中国旅游日前后,乌鲁木齐市就推出12项旅游活动,同时还有多家景区、酒店的优惠联动。
各区县也在结合特色持续发力。米东区推出翠色田园第二届“草莓采摘季”,从4月25日至6月15日游客可以参与各种草莓、特色瓜果蔬菜观赏采摘。
达坂城区将举办第三届“放飞新时代的梦想”风筝比赛,还推出第六届“我随鸟儿去旅行”儿童现场绘画比赛,宣传爱鸟周、绿色出行及生态环保。
通过推动全域旅游,乌鲁木齐正将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转换为四季旅游产品优势,面对当前大众家庭休闲市场需求推出个性化、主体化、定制化旅游产品,不断推出中高端旅游新产品,带动旅游地区的餐饮、出行、住宿、游览等方面的消费提升。
旅游服务提档升级
旅游活动要丰富多彩,服务质量也要跟上游客需求,从而推动乌鲁木齐旅游高质量发展。
5月19日起,天山区将开展商家联盟“诚信市场&旅游促销”活动,目的是创诚信经营市场,宣传诚信经营机制。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全面优化旅游市场环境,旅游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不断开展旅游市场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有力促进了旅游安全生产形势的平稳有序。
在天山大峡谷游客服务中心门前,北京游客李国敏对乌鲁木齐旅游服务赞不绝口:“现在景区的洗手间档次不亚于五星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也更具规模,游客购票入园井然有序。”
李国敏说,四年前来过乌鲁木齐,这次故地重游发现,乌鲁木齐交通更加便利、景区基础设施更完善,城市也更美了,乌鲁木齐的飞速发展让自己对这里有了新的认识。
数据显示,为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五年来乌鲁木齐市共投入1.5亿元资金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主要旅游区徒步道、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景区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共投入1333.6万元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共计49座。
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8亿元,计划于年内投入使用。投入1937万元推进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全市4A级以上景区已全部实现实时数据接入国家旅游局应急指挥平台。
智慧旅游更加便利
卫星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来自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又被称作“新疆旅游大厦”。
智慧旅游在乌鲁木齐飞速发展,卫星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不仅让乌鲁木齐的旅游业更加安全更加智慧,未来还将让游客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平台的“四大应用体系”均是围绕“智慧旅游、平安旅游、应急预警、灾害防护”四个应用方向开展项目建设,目前平台指挥中心正在试运行中。
卫星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基于综合应用通信卫星、北斗卫星和遥感卫星,给游客们提供智慧旅游、安全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服务。
利用北斗卫星的短报文通讯技术,即便在网络未得以覆盖的无人区,也能通过北斗手持终端迅速做出预警,利用“通信指挥车”、“便携式卫星站”等设备为救援提供各种通讯和精准信息服务,快速进行现场指挥调度。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打开手机地图,你能看到所在城市及计划去往的旅游景点实时卫星高清图像;当你到一个旅游景点时,景点导游、周边美食、宾馆酒店……一堆实用信息从你手机“蹦”出来。这些设想随着智慧旅游的引领,正在一一变成现实。